4月7日:自我调整策略解析 [by 亦然]
每天的心情和状态都有些难以预测,一天开心,一天不开心,一天有动力做事,一天只想躺着。前天是“我不行,我不管了”的一天,昨天又是“生活真美好”的一天。
为了能让自己合理运行,我给自己设计了一个机制和一些规则。
比如,允许自己工作两天,耍废一天,建立活性循坏,及时喘气。
比如,在做一件很重要但会让我焦虑以至于想逃想开小差的正事的时候,我会同时准备一两件不那么重要且相对轻松的非正事,允许自己转移一下注意力。这些非正事当然不包括娱乐,是属于不紧急不重要,但完成了也会开心的小事。这样,就可以既兼顾暂时逃离的心理需要,也达成一些bonus points。
比如,在耗费精神和脑力的事项之间,安插一些体力活动。写完一段稿件,去吸个地;读完这几页书,去洗个碗;换脑的同时,还可以完成家务。
比如,起床以后,在做早餐之前,先做一些别的事。这几天是吸地。这一条之所以有效,解释起来可能会略微微妙。在容易懒散的日子里,如果一天里的第一个事项是做早餐,那么很容易会顺势进一步陷入到懒散里。早餐会做得特别丰盛,吃得会特别久,吃完早餐洗完碗,消化得又困了。于是我尝试过起来的第一个小时就先工作,一个小时后再吃早餐的策略。但这样做的弊端是,如果想拖延,一起床就要工作的这个想法就会阻止我起床。于是折中的话,就是做一些没有压力,完成也会心情很好的事情,就像吸地、拖地、浇水。不需要太多时间,完成之后,在时间的压力下,也会想赶快吃完早餐,投入工作。
比如,种树软件愉快地用起来。对我来说,每段时间不宜过短,基本在一个小时左右,因为我是开机慢且容易开小差的人。另外,娱乐时间也可以种树来跟踪所用的时间,通常我会设置在20分钟,用来玩动森。
比如,在需要精神比较集中的时候,单曲循环一首能让自己进入状态的歌。单曲循环是手动维持状态的重点。因为在思考的时候,突然换歌会分散注意力。
比如,不再强迫自己一定要在几点前睡觉、几点前醒来。因为这是最容易失败的几个事项之一,没必要在一天开始和结束的时候自我批判。最近我的作息比以前都晚,基本一两点睡,十、十一点起来。我放弃了对自己进行作息调整。告诉自己,下午一点是我开始工作的时间。我不需要每天保证八小时的工作时长,我只要在有效率、能集中的时候,埋头工作就可以了。
好像总结起来,就是对自己宽容一些。
Last upd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