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The New Normal [by阿麦]

by 阿麦

好久不写日记,我都快忘了我还有这么一茬事儿。想着复工也有一段时间了,可以大概写写这种新状态下的生活。

Indigo是5月25日复工的,我自己是5月27日那天第一天去上班。店里新加了许多新的措施,比如营业时间缩短了,店里最多不能同时超过44位客人,门口会有人在把关。收银员不能再收现金,只能最多开设两个位置,每次结束一个transaction之后,都要拿消毒液擦一遍客人那边的柜台和刷卡机。柜台前也贴好了标签,提醒客人应该站在什么位置保持距离。店里各处都摆上了hand sanitizer供客人使用,原来可以为客人提供服务的kiosk减少到只能开设一台。员工上班期间必须戴口罩,公司会有一次性口罩和reusable的口罩,每天我们要对自己使用的walkie进行消毒,一个时间段内只能有一个人休息,休息室也被重新规划了起来,尽可能让多人同时在里面时也可以保持一定的距离。

大家一开始都很不适应,尤其是长期戴口罩这一点,对我来说还挺难受的。耳朵上挂着眼镜架、耳麦和口罩带子之后负重累累,耳麦就会经常掉下来,非常annoying。戴口罩一旦超过一小时,我的鼻子就会有点鼻塞,让我忍不住吸鼻子,吸多了自己耳朵也很不舒服,直到现在工作了第三周才开始慢慢适应这样一直戴口罩的新状态。

戴上口罩之后,脸部的一些细微表情就不能被分辨出来,即使微笑了也传达不出去,这对于客服工作还是有一定影响的。缺失了表情之后才理解到原来人们之前的沟通有相当一部分都是靠语言外的元素去实现的,真是微妙啊。

我目前是一周三次班,一次只有5小时,比平常时间少,但似乎这样的话就还可以继续拿CERB(加拿大政府的失业紧急救助金)。周一到周五一般不太忙,周六非常忙,门口和收银台都经常排起长队。大部分客人都还是相当有耐心和礼貌的,该等的时候也愿意等,我真的非常意外,按说Indigo卖的东西没有一样是急需的,如果是我的话可能都没耐心等,会选择网购或者挑其他时间再来。我们最近没有特别的促销活动,但这段时间似乎营业额都还不错,会员卡也卖得很好,也许是拜大家的报复性消费所赐。

复工的第一周,自己精神状态不好,因此遇到不太客气的客人之后,心情也非常受影响。这两周渐渐适应了很多,整体上来说,能有一份简单的工作做着对我目前帮助还是很大的。我对Indigo工作心情复杂,一方面它是个还算比较简单的活,我自己也挺喜欢的,我们店这个工作团队的人也都还让我觉得不错,有些融入感,但另一方面它确实只是个最低工资的活, 即使BC省六月刚刚涨了最低工资,这时薪也还是没多少,更何况我也总是在想,自己就要读了个master出来,总不能一直做这份工作吧。但是,现在找工作更加不容易,尤其对于人文类学科,想一步登天找到一份自己喜欢又适合自己的全职工作近乎奢求,一切只能边走边看了,有什么其他合适的兼职或者freelance也可以再找一份。

和朋友们的社交生活也恢复了一些。上周五,小管和云轩来书店找我,我们之后去吃了日料,又沿着西温的海边散步聊天,算是恢复之后第一次正式跟朋友面对面的出门下馆子hangout,非常开心。周日,又和一起打动森的云岛岛主和笑岛岛主去吃了早茶,早茶店里食客们大约坐了三分之二满,谈笑风生,基本上像是恢复了正常一样,唯有服务员们都戴着口罩这一点异于寻常。

我发现,在这样的new normal之下,温哥华的大家关注重点已经很快不在疫情上了,人们都不再小心翼翼地每日追随着Dr.Henry的update,尽管数字并没有清零。最近一直占据社交媒体的是BLM反种族歧视游行,JK罗琳和trans community的争议,烧烤,hiking,吃虾。

就在都有点放下心的时候,这一周北京又有了新确诊的病例。昨天似乎是在微信还是豆瓣上看到的一句话,我比较认同,大意就是说,我们现在不能期待post-COVID19的时代,只能习惯于这种with-COVID19的生活。不知道过去处于长期战争状态下的老百姓们是不是也是这样,逐渐在心态上适应了战乱呢,看着增长的数字但对逝去的生命已经渐渐麻木?有时候真的是钦佩人类的可适应能力,也许这样也是一种自我保护。

我用了两周时间才大概适应了复工后书店的工作状态,我现在很好奇,当这一切都结束的时候,我是不是要花上差不多的时间才能适应过去那种“正常”的工作状态呢?

Last updated